【本週最新】Omicron真的可怕嗎?多張圖看本週感染現況與病毒變異情形
根據本週數據顯示,已有多國受到Omicron變異株入侵,且其中非洲、澳洲、英國、美國感染Omicron比例日益增加,即將取代Delta成為多國主流變異株。
Omicron於非洲、波扎那發現,且迅速在低接種率的非洲國家迅速散播。以南非為例,早在11月底成為該國主流變異株,然而正值聖誕節假期,國內旅遊興盛、學校也相繼放假,根據當地醫療單位轉述,100人進行核酸檢測,大約有近60人為陽性,使疫情更加嚴峻。
十二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荷蘭等境內感染Omicron也日益加劇,紐約時報今日(12月23日)報導,根據英國最新研究,檢視英國、南非、蘇格蘭等地,初步資料顯示Omicron感染產生的症狀較為輕微(mild),後續仍需更多進一步資料研究與觀察。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目前可知的資料中,傳染率比Delta變異株高,且明顯存在免疫逃逸現象,兩劑疫苗目前顯然並不足夠。然而南非目前的臨床資料來看,重症、住院比例並未明顯增加,目前無法確知是否為過去自然感染、疫苗施打、抑或是變異株本身症狀輕微。
若變異株症狀較為輕微,雖傳染率增加,但可能也可能「流感化」。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Omicron感染力強,可能未來成為變成類似過去普通感冒病毒的機率很高,但並非代表不會產生重症,仍呼籲民眾儘速施打疫苗。
Omicron 變異在哪?與其他變異株差在哪裡?
新冠病毒是什麼?什麼叫做病毒突變?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大部分冠狀病毒表面皆存在突起的蛋白質,科學家稱之為「棘蛋白(spike protein)」,這些蛋白質扮演進入細胞非常重要的「鑰匙」。當病毒要進入人體細胞,如同鑰匙與鎖一般,透過特殊的方式,讓門打開、使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所謂「變異、突變(mutation)」即代表原先的胺基酸被改變。如果我們把一條蛋白質比喻成珍珠項鍊,珍珠就像是一個一個的胺基酸,如果原先某個位置是黃色的珍珠,被替換成綠色的珍珠(replacement)、或原本的珍珠遺漏或消失(deletion)等,這些都可能是變異的型態之一。
這些變異產生後,當蛋白質進行修飾與折疊時,結構可能與原先的原始病毒株有些許不同。在現在這樣的大疫情時代,新冠病毒在演化過程中,對自己更有利的演化結果,讓自己蛋白質更好進入人體細胞,進而增加感染率與傳播力,病毒因此得以持續生存,更有助於在全球持續傳播。
Omicron變異在哪裏?與其他變異株差很多嗎?
科學家發現,棘蛋白的變異相當程度的影響病毒感染人體的比率。下圖將所有變異株的棘蛋白的蛋白質序列比較,可以明顯發現 Omicron 擁有最多變異位點,也是目前各國科學家最為擔心之處。
變異情形簡述:
第614個位置:即著名的「D614G變異」,由D胺基酸變異為G胺基酸,研究指出這樣的變異可以使棘蛋白結構更加穩固,病毒接觸人類細胞時更不易脫落。
第69個位置:可能影響某些抗體療法的效用。
第417個位置:(有部分Delta株中被發現存在)可能降低抗體中和效果,可能因此使病毒逃脫免疫攻擊。
第452個位置:可能降低抗體中和效果,可能因此使病毒逃脫免疫攻擊,並使病毒蛋白更容易與人體細胞受體結合。
第484個位置突變:此位置在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此位置是整個棘蛋白直接接觸人類細胞的蛋白質最前緣,可能降低抗體中和效果,可能因此使病毒逃脫免疫攻擊。
第501個位置突變:此位置在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此位置是整個棘蛋白直接接觸人類細胞的蛋白質最前緣,此突變可能使病毒蛋白更容易與人體細胞結合。
所有變異株中,Omicron的突變堪稱「大魔王」,但這些變異所造成的感染,仍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數據研究這些變異對實際影響到底有多少,各國CDC持續呼籲民眾應儘速施打疫苗及追加劑,確保自身應有足夠的抗體增加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