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獨留青塚向黃昏

南山公墓墓葬群保存困境與展望


6、7月的向晚時分,
臺南市南區的路面上還留著一整天日曬的溫度,
即使日頭已經懸在天際線,落日餘暉灑在一座座墓塚上,
來這裡追悼或踏查的人仍不捨離開這一座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墓葬群,
臺南南山公墓。
從南山公墓距離熱鬧的臺南車站圓環僅15分鐘車程,
日落後寂靜的墓園與晚間市區的燈火通明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斷開發的都市比鄰沈靜的公墓區。
在市府的規劃下,生者冀盼的都市開發與建設化作一道道遷葬公告與工程告示,
要移除這一片墓地,讓推土機的巨大聲響淹沒了亡者悄聲訴說的故事。

生者對發展的期望與亡者所能代表的歷史,
如何能在這座以「文化之都」自居的城市中兼容並蓄?
歷經至少400年的時代更迭,南山公墓是無數或離鄉背井、或飄洋過海來到府城討生活、落地生根的人,最後長眠之處。
它沈默地坐臥在都心的邊緣,乘載了數世紀以來先民的記憶,像是一部移民、殖民、常民的史書,
更有學者認為,南山公墓就是臺灣史的縮影。
...
荷治時期來臺的漢人曾振暘
...
明鄭時期當權者的侍妾曾氏、蔡氏
...
清領時期的府城第一進士施瓊芳
...
日治時期的臺南紡織業鉅子侯雨利
...
為保百姓免遭殖民者血洗而與之和談的蘇格蘭傳教士巴克禮
...
白色恐怖時代為爭取民主而受難的女性施水環
...
還有許許多多一同譜寫府城史詩的那些不具名的小人物
他們靜靜凝視著周圍房舍與高樓拔地而起、向公墓步步近逼,凝視著城市的發展與風雲變幻。
建議閱讀完前頁導言,再向下閱讀。

城市擴張下

生者與亡者的界線衝突

攝影/郭怜妤
「城市持續擴張,富有歷史意義的南山公墓群面臨遷葬難題。」

早在清領時期,府城發展成為臺灣政治與文化重鎮之初,這裡就已經是都城城門外一片規模頗鉅的墳地,來台開墾的先民將過世親友安葬於此,官方並沒多加約束安葬的人數或規劃可土葬的範圍,也因此形成複雜、多元、龐大的墓葬群。

經過百年的演變,日治時期政府頒布的《臺南市街市區計畫》,並引進了火葬制度,以減少土葬在臺灣亞熱帶及熱帶氣候下可能引發的衛生問題,同時推行日本的火葬禮俗、間接削弱臺灣土葬的傳統;此外,還將自由發展的墳地改制為由政府管理的公墓,還清除了一部分的墓塚。之後也幾度因為人口擴張、城市開發,而縮減南山公墓的面積,不過目前南山公墓的佔地仍超過90公頃,與南側僅隔一條路的臺南機場遙相望,其面積之大也一點不遜色。

隨著近代都市計畫的施行,城市中的建設持續增加,住宅、公園用地的面積逐漸在城市裡蔓延開來。南山公墓這一片百年前人煙罕至的城郊土地,如今因為城市的擴張,成為了「核心中的邊陲」。

南山公墓禁葬歷程

日治時期

引進火葬新制,限制南山公墓土葬範圍。

1955年

國民政府制定《改善公墓火葬場殯儀館實施計畫》,規範民眾下葬時的方位與方向,杜絕因風水、宗教因素所形成較無一致性的墓葬景象。

1960年代

國民政府沿用撤退來台前制定的《公墓暫行條例》,規範公墓設置地點不得在可供耕作的山野地,或妨礙軍事建築及公共衛生及利益。

1970年代

已經出現清除公墓的土地規劃,如《台灣公墓公園化十年計畫》。

1980年代

政府制定以火葬為主的殯葬發展政策,並加強公墓公園化的推動。

1990年代

南山公墓逐步禁葬。

2008年

因應居民和民代爭取公園與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喪葬基礎設施容量與品質不佳,臺南市政府公告全區禁葬,於縣市合併後陸續辦理局部遷葬作業,計畫未來規劃殯葬專區與其他公共設施。

2018年

進行環評、都市計畫變更、墓葬調查及第一期遷葬事宜。

2021年~

臺南市政府民政局2018年公告,原訂 2021年完成分期分區遷葬,但部分民眾與文史團體積極爭取文資審議,因此目前暫停遷葬,繼續進行文資審議。

日治時期引進的火葬新制、早在80年代就公告的都市計畫開發方案、1990年開始的公墓禁葬措施⋯⋯都讓傳統墓葬形式與文化慢慢式微,而南山公墓這一片鄰近城市人口密集區的土地,自然被視作整頓、更新的目標。

墓地的形成與城市的發展是相互呼應的,殯葬設施與人民的生活、生死緊密相連,其實也是城市中的基礎建設之一,治葬方式的變遷則反映了一座城市對於土地利用的想像。據內政部統計,臺南地區採土葬方式治葬的比例從2001的9.6%,降至2021年的0.3%。臺南地區公墓的面積則是在此10年間共減少66,347公頃,相當於3400座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主場。

2001~2021年臺南市公墓數量與土葬面積統計(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

但隨著地價逐年攀升、都市稠密程度與人口增加,對於開發的渴望難以消退。沒有商業或製造業用地象徵的產值,也沒有建地可以帶來的房市紅利,公墓成為臺灣都市規劃者積極「處理」的目標,周邊的居民也對遷葬樂見其成。家就住在南山公墓附近的市民對此表示,希望趕快完成這一項工程,讓臺南市南區有更多的發展和可利用的土地。

而都市的建設在過去的近20年,已然悄悄改變這片土地的樣貌。

長久以來都市建設持續逼近公墓,開始有文史工作者倡議要保留這個龐大且歷史悠久的墓葬群。不過,在普遍的認知當中,只有具特殊藝術美感,或者與名人歷史相關的建築和物件才算得上是文化資產。

「這裡又沒有什麼名人,有什麼值得保留的?」「名人的墓可以保存啊,啊你看這些,又不是有名的人。」一位公墓附近的居民和遷葬工程人員站在挖土機旁,看著幾乎一望無際的公墓這樣聊著。

見證先民生活軌跡:

南山公墓墓葬群的歷史意義

攝影/郭怜妤
「都市建設與墓葬文化保存未必是零和遊戲,保留墓葬文化可以為持續發展中的都市建立更多樣且立體的面貌。」

除了歷史名人與地方仕紳的墓塚,南山公墓還蘊藏了什麼哪些文史價值,讓文史工作者們積極奔走相告、為其請命?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歷史學系教授盧泰康表示,南山公墓數百年來的積累與發展,已經讓它形成一個臺灣古墓類文化資產密碼的重要寶庫,保存了臺南先民生活和喪葬禮俗的軌跡。

墓碑上的「堂號」、祖籍或出生地,就是臺灣多元、複雜的移民社會與國族認同變遷的見證。同一個氏族的先人,他們墓碑上印刻著的字,從吳家人的堂號「渤海」、王家人的堂號「白礁」,經過代代的遷移與開枝散葉,逐漸出現「喜樹」、「鹽埕」等等臺南的地名,說明了這些氏族已經認同府城就是自己的歸屬、是落葉歸根的所在。

而經歷數百年,南山公墓除了地上的墓塚,地下也存在具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的文物。李時光指出,2019年一次踏查過程中,就巧遇古物收藏者在墓地裡尋找有價值的陪葬物件,發現了玉器及清朝古幣。她強調,除了地上這些可以代表先民生活痕跡和移民及殖民歷史的墓葬群,地下很可能還有更多的寶藏。

...
大量陪葬品在公墓道路拓寬、遷葬工程時出土
(照片提供/地上台南)
...
清朝乾隆通寶(古錢幣,距今約220年)
(照片提供/地上台南)
...
陪葬銀錠(年代尚未確定)
(照片提供/地上台南)

除了研究的價值,挖掘古物和歷史文化探索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和觀光意義。李時光等文史工作者將教育和觀光也視為保存南山公墓的一項訴求,認為都市建設與墓葬文化保存未必是零和遊戲,保留墓葬文化可以為持續發展中的都市建立更多樣且立體的面貌,吸引更多愛好深度文化探索的旅客造訪臺南。

在臺南市府的規劃藍圖裡,則是將南山公墓分區建設火化場、殯儀館、納骨塔、環保自然葬區、環保庫錢爐的殯葬專區,以及停車場、生命博物館、緩衝綠帶、公園等周邊公共設施。目前部分墓區已完成遷葬、改建為兒童公園;而絕大多數的區域,因文史團體的呼籲,臺南市文資審議委員會仍在持續調查墓區內的建物是否具有保存的價值,再決定是否列冊追蹤、進一步評估並列為文化資產。

髒亂、荒蕪,

負面形象在公墓改造漫長過程中趁虛而入

攝影/郭怜妤
「部分當地的不肖業者傾倒廢棄物,周邊居民對於疏於管理、被堆置廢棄物的墓地相當不滿。」

面對這超過90公頃的墓地、數百門墓,遷葬作業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以新竹縣政府公告的公墓遷葬流程規範為例,從地方政府鑑定墓地界線、調查評估墓塚面積、進行文資調查,到公告、開放墓主——先人的後嗣或墓的所有者——遷葬,最後完成遷葬,需要耗費數年的時間。

- 遷葬流程 -
  • 調查評估墓塚面積(約4個月)
  • 墓主登記(約1年)
  • 文資調查(約4個月)
  • 公告遷葬
  • 通知未主動登記的墓主
  • 有主墓遷葬(約2年)
  • 水土保持計畫(2-4個月)
  • 無主墓遷葬(約4個月)
以新竹縣政府公告的公墓遷葬流程規範為例,整個遷葬流程至少需要4年時間。
(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殯葬入口網殯葬知識庫)

遷葬的工程浩大,規劃、整頓與美化墓地更是曠日費時,需要整合市府、市民、學者專家多方的意見。李時光指出,目前南山公墓既已被視作整頓與更新的目標,市府如火如荼地重新規劃土地,在等待鑑定墓地界線、調查評估墓塚面積、文資調查的漫長時光中,民政局殯葬管理處等有關單位產生了「這裡將來要遷葬、開發」的認知,也就不太會投注資源在整理及維護公墓的現況。長此以往,更加深了墓園髒亂、危險的負面印象,讓南山公墓成為三不管地帶。市府單位疏於管理,部分當地的不肖業者會在人跡罕至的墓區傾倒玻璃、水泥塊等事業廢棄物。

周邊的居民對於疏於管理、被堆置廢棄物的墓地也相當不滿。對此,市府曾採取「公園化」的政策,希望將墓地改造成可供居民休憩活動的空間。不過,臺灣大學城鄉所教授王志弘指出,臺灣官方70、80年代就曾提出公墓公園化的構想,只是成效不彰。研究過臺南、高雄、臺北、雲林等多處公墓保存運動的文資學者賴子儀則表示,由於經費主要由鄉鎮市政府自行籌措,經費有限、公墓被視為嫌惡設施與禁忌之地的情況下,即便招商完成綠美化,也大多是一次性工程,後續缺乏養護,公墓公園依然會逐漸破敗。而現在實行的公墓公園化,大多只是將公墓剷除、建設公園,缺乏新意。

走在沙丘地形的南山公墓,高高低低的土坡是河谷侵蝕與風塵堆積的風景,但因為缺乏管理與監督,特殊的風景成為不肖業者的掩護。在地文史工作者李時光透露,自己曾在田野訪查的過程中聽聞有附近民眾發現不肖業者以修葺長年無人看顧的墓室為由,趁機盜取陪葬品變賣;甚至為了方便,將先人遺骨從骨灰罐中倒出,再集中裝罐,部分骨骸散落在地上,與砂石混雜,不細看,幾乎難以辨識。

...
陳氏諸宗親瑤臺墓室牆面崩塌,
蓋上了一層帆布。
(攝影/郭怜妤)
...
從墓室外牆的破口就可看見裡面的骨罐
(攝影/郭怜妤)
...
墓室周邊地上可以發現細小的骨頭碎塊,
李時光認為疑似是先人骨骸
(攝影/郭怜妤)

在亡者的空間開展

延續城市的生命故事

繪製/何家慈
「保留不是停滯,
而是創造與延續。」

公墓的靜謐,讓人誤會了時間在這裡是停止的,賴子儀卻認為,這片看似靜止的土地,其實可以成為一個讓不同想像交會、彼此交流與論述,醞釀新故事的空間。

這一階段——南山公墓目前的狀態——需耗時數月甚至更久。

展開文化調查,深入了解公墓周圍文化資產

...
繪製/Recraft AI
串連各地方公墓文史團體

讓墓葬場域與文化保存議題成為全國性的議題,以此向文化部提出請願。同時,因議題可能更受重視,可要求官方進行考古試掘,探勘更豐富、更深度的文化資產,提升公墓的文化價值。

...
「文化資產」定義多元化

賴子儀表示,《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只有提到破壞或未妥善維護「古蹟」、「暫定古蹟」、「考古遺址」、「國寶」、「重要或一般古物」者,將面臨罰則。然而這些文化資產的定義相當嚴苛,在主流的認知中,只有與名人相關、符合高級文化與藝術審美的建物、空間、物件,才被列為文化資產。

但若將「保存歷史空間」視為一種「社會行動」,號召民眾共同來關心、商議如何記憶一段歷史,並開放這個空間讓所有人討論如何面對與歷史相關的社會議題,空間便不再只是「展示」歷史,而是可以和公民有深度的連結與羈絆。

與在地居民溝通,嘗試多種土地利用的可能

...
繪製/Recraft AI
提出不同於公園化、建設殯葬專區的方案

賴子儀指出,若民間組織可以提出競爭型方案,例如地方創生基地、社區防災區域、寵物安葬園區、歷史文化研究場域等,與市府所提的公墓公園化、殯葬專區做出區隔甚至優化,就能讓市民、讓國人看見公墓的更多可能性。同時因為這些競爭方案需要和在地居民或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活動緊密結合,有機會帶來比「公園」更高的使用率,也可以避免最後閒置、管理不周的問題。

...
繪製/Recraft AI
分區靈活運用土地

將公墓依照與住宅區鄉林程度、墓葬聚落等不同性質分區,做不同程度的保留。

李時光曾指出,民眾自主遷葬的墓也可以留存,若有一定規模,可以規劃成生命教育園區,保留並將墓葬文化的知識傳承下去,同時提供大眾與旅客一個可以更開放討論生死議題、生命哲學的空間。

賴子儀則表示,與住宅較近的墓區可以結合竹溪生態保育,作為都市綠園;離住宅區較遠的墓區就盡可能維護、保留作為歷史文化研究的基地。保留協商的彈性空間,讓所有族群都能在南山公墓找到安閒自適的所在,更有助於提高保存它的機會,同時靈活運用土地。

...
繪製/Recraft AI
民間自辦公民審議

政府制定的法規對於各式潛在的文化資產保護力有限。以「考古試掘」為例,《文化資產保存法》僅規範公共工程施作時若發現地下有可能的文化資產,應停工、進行會勘與試掘,但只是勸導,而非強制。若民間文史團體與考古、人類學、歷史學等專家學者合作,自辦文化資產踏查與倡議保存,可以向政府施壓修法。

生者與亡者的邊界在哪裡?又或者,生者與亡者之間的界線是否需要明確劃定且不可逾越?南山公墓在不同群體眼中具有不同的空間功能和象徵意義,而公墓的拆除、保留、改造,涉及了歷史研究、考古、文化觀光、環境工程、生態保育、都市與國土規劃等等眾多不同的領域,需要會同各領域的學者、團體來和市民以及市府商議,才有機會能造福最多族群。

生活或往來這座城市中的人在這個討論過程中,將更加了解彼此對於都市空間、歷史文化資源、生命教育的觀點與想像。持續協商、傾聽,讓保存先民與常民生活痕跡與墓葬文化的墓區不至於日落西山,現在就是展現審議民主價值的絕佳時刻。